查看原文
其他

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媒体后续如何报道?

陈莹 李磊 罗艺菲 传媒茶话会 2021-09-07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今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全国观众目光齐聚甘肃酒泉,对媒体来说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实战大考。


神舟十二号报道与往年的神舟号新闻有何不同?各个阶段媒体应该分别侧重哪些议题?怎样将专业性极强的航天科技报道做得专家不觉浅,外行不觉深?

6月16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中国航天科普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炳红,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作者孙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罗自文,为媒体报道神舟十二号出谋划策。



及时、专业是航天报道的基础


今天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飞往太空,成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首批“入住人员”。


从1999年我国自主研制7年的神舟一号顺利发射,到今天神舟十二号升空,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空间站走过了20年,先后经历了无人飞船阶段、载人航天阶段、空间站阶段。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4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备受国内外关注。可以说这次任务,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典范、一个缩影。



媒体如何做好神舟十二号报道?怎样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果?


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认为有几个要点需要谨记。

1.尽力满足受众了解事件进展的愿望;报道时切记引用权威信息来源,避免为了抢发稿造成事实不准确。


2.及时回应受众对神舟十二号发射的关切话题,做好舆论引导,如果出现对我国军备的质疑、猜测、谣言,要及时回应、不能回避,并且要坚决驳斥。


3.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是一个专业、严肃的科学话题,媒体在报道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力求准确、真实,谨慎点评,避免专业性差错。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飞行任务宣传片重磅发布!


中国航天科普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炳红补充道,航天飞行无法保证100%安全,所以会有相应配套的安全措施,比如载人火箭配备了逃逸塔,这次任务还有应急救援用的备份火箭,备份神舟飞船。因此媒体在开展报道时,也应该引入专家视角、请专家把关,避免出现报道差错,保证报道准确。


周炳红还建议,媒体坚持客观报道、“不吹不踩”,集中报道中国在探索太空中取得的进步,不与外国航天事业进行比较,避免产生情绪对抗。


据了解,神舟十二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媒体如何设置议题?


在神舟十二号执行任务期间媒体如何设置议题?《传媒茶话会》对话访谈嘉宾,总结出三点建议。


1.宏观报道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主流媒体一方面要展示中国在航空航天取得的成绩、领先地位,营造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深入解读此次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与之前几次发射任务有何不同?重点任务是什么?有哪些技术新突破?航天员都带了哪些东西上太空?这些话题可以请专家解读、跟踪报道。


周炳红建议,宏观上,媒体可以围绕发射任务的难点、特点来展开后续报道。比如空间站组装方面,设备检测、调试和物资确认;生命保障系统方面,保障3名宇航员在太空中90天的供氧、尿液—饮水转化等。



微观上,媒体可以对备份飞船和航天员、备份方案实施救援等进行解释报道。此外,此次空间站6小时即可完成自动对接,非常快,媒体可以报道我国在空间站对接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为什么要实现快速对接,返回舱表层为何要涂成银白色等。


2.关注航天技术和航天任务


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的作者孙阳提醒说这次发射任务有几个重点:


一是任务周期长达3个月,3名航天员在轨期间将主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计划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


二是任务关键点多,涉及航天员长期驻留期间的衣食住行、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等关键技术,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三是返回舱着陆场变化。这次发射任务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航天员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回是任务成功的最终标志,必将备受关注。


3.关注航天员和相关人员


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飞行乘组既有执行过多次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也有首次执行任务的汤洪波,他们是任务的主角,自然备受关注。


顾勇华认为,汤洪波是第一次上太空,是新人,目前关于他的公开报道比较少,媒体可以挖掘汤洪波背后的故事。比如他的职业经历、航天“情缘”,此次飞行任务他为什么可以入选?


孙阳提到,载人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背后有着一大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同样是媒体不可或缺、储藏丰富的新闻资源。深入挖掘报道他们的事业、思想、生活、情感世界,将会使航天科技新闻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启示性,做到既见成果又见人。


让“专家看得上,读者看得懂”


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是怎样的?成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未来我们真的可以到太空去旅行吗?


相比严肃的航天科技报道,广大受众对神舟飞船的关注点更接地气、更有趣。其实,科技新闻报道“专家看不上,读者看不懂”的问题由来已久,影响了科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科技工作者、媒体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割裂造成的,或者说三者之间的对话不在同一个频道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罗自文表示。


罗自文认为,突破关键在于紧密三者之间的关系,让三者具有共同的经验范围。


具体来说,在报道之前,媒体广泛调查受众需要,把握受众的兴趣点,提前设计报道内容和方式,做到报道具有针对性;


在报道过程中,受访的科技工作者往往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回答媒体采访问题,这就需要媒体系统性地转换语言方式,做到兼顾科学和专业、通俗性与趣味性,让普通受众感受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参与性;


在报道之后,针对普通民众对报道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找到系统的优化策略,提升报道水平。


为了星辰大海!神舟十二号乘组训练视频亮相


媒体怎样才能做出广大受众能看懂的航天报道?下面这些干货很实用。


一是贴近群众表述,掌握科技新闻的“翻译”艺术。


科技事件往往带有“高深”“晦涩”的特点,但媒体发表相关报道时首先要想到报道是给对科学技术知之不多的一般受众读的,而不是给科研专家读的。因此,媒体报道要力求避免堆积专业术语,并当好这些术语的“翻译”。“翻译”得越通晓、越明白,越能广泛地被受众接受,越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周炳红提到,报道站在受众角度,理解受众需求,避免出现传受偏差。比如媒体经常报道的“普通人上太空已经不远了”从科学和报道的角度而言,“普通”指的是身体条件,而大众会因为霍金曾经在抛物线飞机上体验太空失重、汤姆·克鲁斯计划上太空,将“普通人”理解为是上太空是有钱人的专利。媒体应该避免类似的报道“翻车”事件。


二是聚焦科技人物,为科技新闻释疑解惑。


科技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达到国际水平”“填补空白”“跻身世界前列”之类的“评语”,很容易让受众形成“空、虚、淡”的感觉。请幕后专家站出来说话是个好办法,因为作为研制者,他们对自己的成果最有发言权。


三是行文注意文采,营造意境。


科技事件、成果看似单调、枯燥,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定有它独特之处。媒体可以在把握真实材料的基础上归纳提纯,凝练地使客观事实与主观情感统一起来,激发读者想像和联想,使他们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四是强化“技术即文采”,善用融媒报道。


积极充分地利用新技术采编新闻,为新闻报道“点睛”。如借助全景、直播、3D等新技术,策划生产图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态的航天报道。此外,还应注意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渠道相结合,打造受众更为喜闻乐见的传播新平台,从而让航天新闻的宣传和科普报道在广度、深度和可持续方面得到新的延伸。



扫码阅读历届中国新闻奖航天科技报道获奖作品



图片来源见图上水印
编辑丨大松鼠



近期热门文章

头部新媒体纷纷加入!这家传媒分会是什么来头?


庆祝建党百年,“中国影视之夜”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炮制煽情虚假国际新闻,《新岭南观察》之流何时休?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传媒茶话会原创作品,版权归传媒茶话会所有, 严禁未经许可的转载、复制或镜像等传播行为。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4893755】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HY6LHL7】获取授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